海南華都城市設計有限公司
2022-05-20 15:36:07
獲獎項目成果展示丨瓊海市嘉積城區老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
(1).jpg)
由我司編制的《瓊海市嘉積城區老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》在2021年度海南省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評選活動中榮獲詳細規劃類二等獎。
.jpg)
(2).jpg)
(2).jpg)
01 項目背景
為響應“雙自貿”建設,落實省市“多規合一”改革,對接現狀建設情況,特啟動該片區控規編制工作,以指導片區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。
老城片區位于瓊海市嘉積城區中部,是嘉積城區城市空間演變、歷史文脈傳承的集中體現,也是瓊海市的老城區、嘉積城區的公共服務中心和商業中心。老城片區現狀面臨土地權屬復雜、可使用空間有限、城市服務功能不完善、業態分布不均、人居環境品質較差、城市風貌特色不突出等問題,規劃以打造“活力中心,創享老城”為目標,建設城市綜合片區、生態宜居城市。
(1).jpg)
02 規劃構思
I. 基因續寫:解讀老城空間、建筑肌理、街道界面及文化特色,提取城市基因,梳理現存問題,以人為本,延續記憶,圈層發展。
(1).jpg)
II. 新舊融合:立足人和產業的多樣化訴求,以人居為保障、產業為引領、濱水為特色,引入產業生命圈、便民生活圈和藍綠生態圈,推動老城片區從功能相對單一的“居住商業片區”向“生產、生活、生態”多功能互動疊加的復合空間轉變。
(1).jpg)
III. 涅槃重生:挖存量用地、護生態底線、塑復合功能、補設施短板、揚文化特色,引導存量空間轉型升級,提升城市形象和服務能力,將老城片區建設成集商貿金融、旅游服務、醫療衛生、教育科研、文化體育、生活居住等于一體的城市綜合片區。
(1).jpg)
03 規劃內容
I. 空間結構:以金海路、東風路為城市發展軸,雙溝溪為濱水景觀帶,形成“一軸、一帶、兩心、三組團”的功能布局。
(1).jpg)
II. 用地布局:老城片區城市建設用地總面積為337.72公頃,公共服務設施采用市級、城區級、居住區級三級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形式,道路遵循“小街區、密路網”的理念,通過構建“外聯內疏、尺度適宜、活力發展”的內外交通系統,并結合科學的控制指標體系,為老城片區的建設提供科學的管理依據。
(1).jpg)
III. 城市設計:依托雙溝溪水系生態本底,構建城市藍綠網絡骨架;挖掘嘉積城區歷史傳統文化,塑造古今交融的城市空間;協調區域城市界面與城市軸線,重構城市空間秩序。
04 規劃特色
I. 梳空間
梳理老城片區的城市空間肌理、用地結構、路網系統、土地權屬、公共設施、商業業態及風貌特色,提取城市文化基因,探索城市空間演變發展規律,勾畫城市空間意向,引導老城片區城市空間轉型升級。
II. 傳文脈
延續老城片區的基本格局、建筑肌理和風貌特色,維持城市空間軸線,傳承老城區的文化空間形態,城市設計融入瓊海傳統文化元素,突出瓊海地域特色。
III. 統布局
統籌老城片區與城北、富海、濱河、城南四個片區在功能、公共設施、道路交通、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布局,優化老城片區用地結構,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,推動老城片區與外圍區域協同融合,實現整個城市高質量發展。
IV. 轉發展
規劃老城片區內的工業向產業園區集中,將現狀工業用地調整為商業用地,作為老城片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用地,優化老城區布局,促進老城片區高品質生活、高質量發展。
V. 慢生活
規劃以“窄馬路、密路網”的理念布局城市道路,構建功能明確、連續安全的城市路網系統。倡導綠色出行,建設步行慢道和自行車道,積極推行共享單車,構建高標準、綠色的慢行系統。
VI. 享設施
疏通居住區內部道路,強化與城市道路連接,推行街區制,建設開放式居住社區,鼓勵社區內部的配套設施對外開放共享,推動社區之間相互包容、協作治理。
VII. 強生態
對雙溝溪進行綜合治理,沿岸加強園林景觀營造,打造帶狀城市公園。見縫插針的新增街頭綠地、宅旁綠地及公園綠地等公共綠地,增加老城公共開敞空間,強化城市活力。
05 實施情況
本次規劃為引領老城片區建設發展構建了“一張藍圖”,老城片區道路體系、公共服務設施、市政基礎設施等均已優化完善,老街已完成立面改造,人居環境逐步美化。規劃為老城片區實現綠色發展、永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。
|